临汾市古县特产

蒲县核桃

蒲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清光绪六年(1880)续修《蒲县志》把核桃列入第一卷《地理志·果属》,内云:“核桃:一名胡核,留皮消滞,去皮润血,和盐食更佳,能通命门和三焦”,详细阐述了核桃的功能,可见核桃生产已是当地的一种产业。据民间传说,慈禧太后西逃西安路过临汾,住在现在的临汾一中,当晚又饥又渴,平阳府送来核桃一盆,慈禧太后大喜,问曰:“这是何方核桃,香人肺腑!”答曰:“平阳府蒲县产也!”蒲县核桃名声大振,民间有传:外地核桃一筐,不如蒲县核桃一颗。核桃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干果,逐渐渗入了地方文化,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蒲县民间用核桃仁配大枣制作的老虎状惟妙惟肖,挂在婴儿床头,既辟邪又雅观,还洋溢出诱人的芳香。更有用核桃命名的地方多达6个,诸如核桃凹、核桃梁、核桃坡等等,成为显明的地理标志。闻名遐迩的百年核桃树挺拔在蒲县山中垣上,树龄在150年左右,仍然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新中国成立后,核桃生产列为木本粮油,得到大力发展。1964年,蒲县山中公社白家庄大队党支部书记王明茹(女)首次在全县建立万亩核桃园,一举改变了山中公社农民贫穷落后的历史。王明茹因年年坚持种植核桃,并以此为突破口,带领全体村民大搞植树造林,王明茹曾被国家绿化委授予“全国林业劳动模范”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此外,王明茹多次当选为省人大代表、省劳模,原任省委书记李立功多次接见这位全国林业劳动模范,并多次到白家庄村考察指导工作。文化大革命时期,造反派批斗王明茹,说她只抓核桃,不抓革命。王明茹在批斗会上不低头,高声呼喊:“栽核桃还能栽出资本主义?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老子就是不信这个邪!”第二天,王明茹又带领群众整修核桃园。1984年,白家庄村人均四亩核桃,成为全县核桃栽植生产之最。2007年10月22日,蒲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优质核桃产业的实施意见》(蒲政发【2007】114号)文件。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努力打造“蒲县核桃”市场品牌,全面推进核桃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蒲县建成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蒲县兴农核桃专业合作社和正茂核桃综合加工有限公司被县政府列为核桃产业的龙头企业,2005年10月,“养益核桃”荣获临汾市首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展销会名牌产品奖。2007年10月22日,“养益”商标荣获临汾市知名商标,到2010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成为蒲县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

蒲县马铃薯

洪洞有“莲花城”之称,县城东有护城河与玉峰山相连,南隔洪安涧河与坂里坡相望,西、北均为水田,旧时四周种植莲菜,盛夏,叶联成璧,点缀着朵朵白莲、红莲、莲蓬,叶下潜着金鲤、鲶鱼、虾蟹。远远看,似乎将整座县城托起,宛若仙境。洪洞“水包座于莲花城”,俗有洪洞莲菜与别地异样,多一个眼之说,这里生产的莲藕肉质肥嫩,白净滚圆,口感甜脆,利于存放,生食堪与梨媲美,系山西省洪洞县主要土特产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名扬三晋。清道光年间,寿阳祁宿藻在玉峰书院为讲席,他是道光十八年进士,曾官至江宁布政使,其兄祁隽藻为嘉庆十九年进士,曾官至大学士衔礼部尚书,诗古文词,卓然成家,为当时著名文人,亦为大槐树移民后裔,兄弟二人游洪洞后,互赠诗各一首,其兄诗内有“莲花好城廓,槐树旧村墟”之句,其弟在《故乡吟》一诗中也有“一经莲桥花满城,问津疑是桃花渡”。此两诗传诵一时,为当时文人名流所乐道,人们也就称洪洞为莲花城了。

古县核桃

古县核桃,山西省古县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古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所产古县核桃皮薄、仁满、出油率高,生食甘美适口,炒食齿颊留香,营养丰富,具有健脑益脑,增强能力,愎复疲劳,增强记忆,壮阳补气,降脂强身,润肌乌发,延年益寿之功效。

祁县酥梨

被誉为“果中一绝,梨之珍品”的祁县酥梨,至今已有以前多年的历史,其品质优良与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必不可分。近年来,祁县酥梨产业已得到迅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远销国内外多个国家。现在到祁县旅游,不仅可以领略晋商文化,还可置身梨花之海,看梨花雨、闻满园香。近年来,祁县酥梨产业迅猛发展,总面积超过8600多公顷,梨花如海的景致毫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