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非物质文化遗产

  勒勒车,蒙古语叫“哈斯克”车,是蒙古民族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其起源可上溯到《汉书》所记载的“辕辐”。远在秦汉时期,匈奴人已懂得造车,公元三世纪的敕勒人更以造车著称。2000多年来,勒勒车一直是草原牧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有“草原之舟”之...

     搏克即摔跤,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蒙古族搏克比赛以锡林郭勒盟为中心,分布于整个内蒙古地区。   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搏克比赛以乌珠穆沁搏克比赛风格为主,也有鄂尔多斯式搏克、沙力布尔式搏克等。历史上,蒙古族搏...

     敖包是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堆,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最初的敖包是道路、边界和辨别方向的标志,后逐渐演变为祭祀山水、天地神灵的神圣地方。在内蒙古,敖包星罗棋布,有部落敖包、家族敖包、家庭敖包等,也有王爷敖包、寺庙敖包、盟敖包、...

  乌珠穆沁旗马鞍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数百年来,靠手艺人的口传心授,世代相传。   乌珠穆沁马鞍制作通常用桦树作为原料,具有耐用、对马背伤害小的优点。马鞍鞒前高后低,便于骑乘训马;鞍鞒边用银饰或者其他物品修饰;鞍座上贴两层牛皮,钉上银制鞍花...

  熏皮袍是以羊皮为原料,经清洗、软化和熏制后缝制而成的皮袍。乌珠穆沁熏皮袍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传统熏皮袍制作过程复杂。1.羊皮的清洗:在微干的羊皮表层抹上黏土,用刀刮去油脂后用水清洗,晾干。2.羊皮的软化:在羊皮上反复涂抹盐和酸...

  骨雕是以牲畜各部位的骨头为原料进行雕刻和磨制成的工艺品,是民间传统雕刻艺术。在漫长的岁月中,草原先民们在生产力极其薄弱的条件下,同严酷的大自然进行搏斗,为了谋求生存,就地取材,创造了很多日用品。随着历史的变迁,多数骨雕从日用品逐渐演变为...

  乌珠穆沁婚礼习俗源远流长,其特点是礼节多、讲究多。其程序有放哈达定亲、选定日期、男女双方向各自亲朋好友发出邀请、接亲、婚礼、送亲、回门等数十个程序。   婚礼当天,接亲队伍首先要围着女方家的蒙古包转三圈,在门前经过善于辞令的祝颂人,双方...

  苏尼特长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发源于苏尼特部民众日常的生产生活,是植根于人民生产生活土壤的一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辽阔的草原、秀丽的山川和清澈的泉水赋予了苏尼特长调旋律优美、曲调明快的特点。明朗的、优美的旋律,悦耳的声音是苏尼特长调歌曲与其...

  祝赞词是蒙古族传统的民间文学体裁之一,也是蒙古族祝词、赞词、祭词和召唤词等的一般统称,是产生于古代的韵文形式。古代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由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神灵支配,要得到温饱和安宁,必须求助于神灵的保佑和恩赐。因而他们用最好的食物供奉...

  勒勒车是蒙古式的牛车,又名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勒勒”原是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是为适应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族生活习惯而制造的交通工具,现在东乌珠穆沁旗及其周边地区依然可见。   勒勒车的起源可上溯到《汉书》所记载的“辕辐”。从秦汉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两千...

  祝赞词(伊茹勒)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礼仪,但并非一定要在隆重的场合才使用,即使在一般交往中,彼此问候,并相互致以美好祝愿,也是蒙古人的日常礼仪。按蒙古人习俗,致祝词要分场合和对象。在不同场合,或对不同对象,致祝词内容也不相同。诸如在搭建新蒙古包、做毛毡、狩猎、嫁娶等场合都要吟诵喜庆的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