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镇美食文化

九溪,清末名为普庙,近代称仁里乡,是一个拥有2.7万人口、占地113.6平方公里的山区、半山区乡镇。镇域森林覆盖率59.8%,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705米(镇域平均海拔2024米)。全镇辖马家庄、六十亩、阳山庄、大村、大营、中营、鸡窝、喜乐庄、矣文9个村(居)委会(阳山庄、矣文为彝族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26个自然村,人均占有耕地0.65亩。2014年镇内生产总值3837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85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95元。境内山川秀丽,民风古朴,风光迷人,是一个集自然、历史、民族、现代特色农业、特色餐饮及乡村旅游资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型特色小镇。

九溪镇位于江川西南部——玉溪和江川的咽喉位置,东与大街街道相连,南与通海县毗邻,西与红塔区接壤,北与前卫镇交界。距玉溪市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江川城区12公里。玉江高速公路从境内横穿而过,使九溪成为玉溪三湖生态城市群建设的重要节点、连接“三湖四片区”的重要通道和江川西翼发展的重点镇,地理位置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地处玉溪市东风水库上游的九溪,因9条小溪汇集成河而得名。九溪河是全镇集生产灌溉、防洪和景观于一体的河道,是玉溪中心城区重要水资源。河道全长18.5km,由矣文发源,流经21个村落进入东风水库,总径流面积146.68km2。辖区内有全国湖泊治理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占地面积500亩)。

烤烟、蔬菜、油料、花卉、畜牧是九溪农业发展的支柱。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的组织模式和科技手段的推广,稳固和提升着九溪传统烤烟的质量和效益。青花、白花、芫荽、四季豆等无公害蔬菜种植近13000亩。百合花种植在一批龙头企业和致富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下,种植面积近1600亩。九溪的畜牧业也正朝着标准化、规模化,生态与效益并重的现代养殖方向发展。除农业之外,新兴工业投资项目、由云南农业科学院与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云南农业科技园(占地2345亩)、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为九溪带来了物流、人流和资金流,近3万人口的小镇,散发着欣欣向荣的活力。

九溪文化历史悠久, 民风淳朴。彝族是镇内主要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2671人,集中分布于矣文村和阳山庄村,其中,矣文村委会的罗合白,是江川县六个仍保持彝族语言文化的自然村之一。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性,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和传统古老的民居——土木结构游穿杆栏式建筑,吸引着前来体验古老迷人彝族风情的各地游客。

地道的食材,浓郁的乡野气息,充满奇思妙想的饕餮盛宴,成就了很多人对九溪的念想。九溪香飘四方的特色美食,声誉名振省内外,年接待食客人数达30余万人次,餐饮业直接收入达1940万元,对全镇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8%。“蒋记菌子宴”、“陈记牛肉馆”、“阳山庄一品羊肉店”分别荣获“中华餐饮名店”、“云南餐饮名店”、“云南特色美食名店”称号。

依托滇中经济圈、昆玉一体化和玉溪三湖生态城市群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已是全国重点镇、省农业型特色小镇的九溪,正加大开放步伐,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打造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区、特色美食名镇、宜居生态小镇和现代综合型服务小镇四张名片。


九溪镇必吃餐厅 ...更多

江川九溪陈记牛肉

江川美食荟萃,陈记牛肉历史悠久,早在民国初期就是方圆百里驰名的普庙牛汤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陈氏后人重新开张,并将牛汤锅改为牛全席,由于菜品特色突出,味道鲜美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九溪镇陈记牛肉馆的“牛全席”被评为云南名宴,冷片、烂烀、牛蹄、干巴、毛肚、小炒……牛的各部位通过不同的烹调方式,被做成一道道美味佳肴。

蒋记菌子宴

“蒋记菌子宴”是名副其实的菌子宴,他们以鸡枞、干巴菌、奶浆菌、鸡油菌、黄连头、铜绿菌等各种菌子为原料,最多可以做出30多种不同口味的菜肴。而菌子宴的特色,就要数杂菌焖鸡、鸡枞汤、青辣椒炒干巴菌,以及独特的杂菌膜了。

九溪镇特产手信 ...更多

瓦儿岗七星椒

相传明末,李自成兵败隐居石门,草莽英雄鲁国道,仍在瓦儿岗抗击官府军队。他准备拜谒闯王共谋救世大计,将守寨战事托付于七名妻妾,七姐妹率山寨守军拼死抵抗,终于寡不敌众寨破。众姐妹恐遭掳掠不堪凌辱,面向石门方向举剑自刎。第二年,当地人们在七姐妹徇情血浸的土地上种上辣椒,枝桠上结满了朝天而立的小辣椒,色泽嫣红似血,每朵七个,婷婷玉立,取名为七姊妹。七星椒在该地种植历史悠久,清代初年,陈昊子在《花镜》中写到“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先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赏……”,在乾隆皇帝年间被视为贡品而闻名天下。其产品于2004年荣获湖南省第一个七星椒产品最高奖——中国、湖南第四届(国际)农博会金奖,桃源县牛车河乡被冠名为中国七星椒之乡。

常德香米

常德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常德香米是在我市温润适宜、土壤肥沃、水质优良的自然环境下,采用特定的生产方式种植的籼稻香米。常德香米谷粒饱满,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丰富,垩白率低,具有米粒晶莹剔透、米饭香味持久、口感爽滑、冷饭不会生、不粘结等特点,其品质可与 “泰国茉莉香米”、“五常稻花香米”相媲美。常德香米的主要种植品种是龙籼32号,属于香米大类,煮出来的米饭芳香四溢,不糯不油,好入口。

桃源红茶

清同治四年(1865年)桃源开始生产红茶。清光绪《桃源县志》卷引向文奎《采茶歌》一首,描写桃源鼠溪茶:“碧乳霜华紫笋尖,绿窗映出指纤纤。鼠溪四月蚕桑少,解造红茶价不廉”。沪、粤、鄂等茶商就在我县沙坪设有八家茶行收购红茶,至清末民初,红茶增至3万箱,每箱30公斤,可售银40两,每年仅红茶就可获银120万两。1955年,国家外贸部、湖南省茶叶公司联合在桃源县建立沙坪茶厂(桃源县红碎茶厂),直属中央。从1955-1987年,累计运销红茶3.34万吨,其中出口2.26万吨。1985年,桃源红碎茶在澳门参展,德国商人以每吨3000美元的价格要求长期供货(当时国内红茶价格为每吨1200美元),苦于无货不敢接下此订单。值此,桃源沙坪一带所生产的红碎茶美名远扬,销往世界各地。

桃源鸡

桃源鸡体型高大,商品鸡体重2千克—3千克,体质结实,胸较宽,背稍长。喙坚实呈黑褐色;单冠直立,大而肥厚,呈红色,冠齿5—8个;眼大有神,稍凹陷;公鸡体羽金黄色,尾羽呈黑色,母鸡体羽以麻黄色为主;肤色以白为主,极少数呈黑灰色;胫较长,黑而透明。

九溪镇文化遗产 ...更多

  桃花源擂茶历史悠久。东汉(建武)25年,伏波将军马援征讨五溪“蛮”,路过乌头村(今桃花源),因水土不服,感染瘴气风寒,“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当地一老妇献出祖传秘方“三生汤”(生米、生姜、生茶叶在擂钵中捣碎,开水冲兑汤服),以治其...